索引號 | 640522009/2022-00073 | 文號 | 海政辦發〔2022〕38號 | 生成日期 | 2022-06-30 15:15:00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所屬機構 | 海原縣自然資源局 | 責任部門 | 海原縣自然資源局 |
各鄉鎮人民政府、海城街道辦,政府各部門、各直屬事業單位:
現將《海原縣產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分工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
海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6月30日?????????
????(此件公開發布)
??
海原縣產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分工方案
?
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產業用地“標準地”出讓的實施意見》(寧政辦規發〔2021〕10號)要求,為全面深化土地權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一是堅持發揮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作用,通過制定“標準地”出讓標準體系和流程,明確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容積率、單位能耗(或單位增加值能耗)、單位排放、畝均稅收等標準,以市場化方式招引遴選高質量的項目,構建公平公正、服務優良的營商環境。二是土地出讓前,完成工業園區“標準地”區域評價,變“企業單個項目付費”為“政府統一打包買單”,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最大限度減輕企業負擔。三是通過建立畝均稅收、投資強度標準等指標,圍繞土地利用效益,形成激勵倒逼機制,吸引優良企業開發建設,淘汰閑置、落后企業,進一步提升工業園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四是以企業履約情況為重點,堅持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建立“標準地”信息監管平臺,動態掌握用地企業開發建設情況及企業生產效益,實行聯合獎懲機制。完善激勵倒逼機制,促進優勝劣汰,加快推動土地要素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懲的營商環境。
二、實施范圍及任務分工
實施范圍:本次評價范圍為海興開發區,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中衛市海興開發區整合優化規劃用地范圍的批復》(寧政函〔2020〕78號),海興開發區規劃控制面積1151公頃,共3個區塊,其中:區塊一面積801公頃,區塊二面積160公頃,區塊三面積190公頃,(區塊一和區塊二位于海興開發區,區塊三位于海城街道辦事處產業園區)。
總體目標:2022年開始,我縣在海興開發區包含的三個區塊內探索推行產業項目“標準地”供應。
1.區域評估。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的前提下,由縣發改局組織對擬出讓“標準地”實施區域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氣象災害危險評估、水土保持方案、考古勘探和文物影響評估、地震安全性評估及交通影響評價等區域評價,形成評價結果,完成評審后,環評成果可由企業使用相關數據并簡化辦理,其他評估成果由建設項目單位共享使用,項目單位不再單獨進行評估評審??h發改局根據區域有關評估情況,完善項目準入要求。
牽頭單位:發改局
配合單位:自然資源局、交通運輸局、地震局、文廣局、應急管理局、氣象局、中衛市生態環境局海原縣分局
完成時限:2022年11月底
2.構建“標準地”供應控制指標體系。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產業政策、建設用地控制標準、能耗環保要求等規定,結合園區實際和產業特點,按照“重引導、可操作、易監管”原則,由縣工信商務局組織對“標準地”實施區域建立“3+X”產業項目“指導性建設用地控制指標體系(3指:畝均產值、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容積率;X即:畝均稅收、單位能耗標準、單位排放標準、安全生產管控、科研投入、技術、人才、就業等其他控制性指標;)(以上指標需提請縣人民政府研究審定),確定后的指標體系,將在土地供應公告中一同發布。
牽頭單位:工信商務局
配合單位:發改局、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人社局、
中衛市生態環境局海原縣分局、稅務局
完成時限:2022年11月底
3.“標準地”收儲。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時序和產業發展需要,在保障被征地農民權益下,嚴格按照法定征收土地規定,適當超前收儲土地,確保土地產權清晰無糾紛,按照“凈地”供應相關要求,完善區域電網、供水管網、污水集中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供應地塊具備開工所需基本條件。(是否超前收儲“標準地”,提請縣人民政府研究審定)。
牽頭單位:海興開發區經發局、海城街道辦事處
配合單位:財政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國家電網海原分公司
完成時限:長期堅持
4.明確“標準地”用地履約要求。縣人民政府在產業項目“標準地”供應時,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地塊所在區域的相關控制性指標,提前明確具體標準和操作導引,由縣自然資源局發布供應公告。企業競得“標準地”后,與自然資源局簽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租賃)合同》,按照約定繳納全部土地出讓金(租金)等稅費,申請辦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記,核發不動產權證書;與縣人民政府或海興開發區簽訂《產業項目“標準地”投資建設協議》,確明“3+X”控制性指標、竣工驗收、達產復核、違約責任、優惠政策等事項。
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局
配合單位:發改局、財政局、工信商務局、住建局、海興開發區經發局、海城街道辦事處
完成時限:長期堅持
5.推進“標準地”與審批制度聯動機制。按照企業投資項目“標準地”審批時限少于115天的要求,企業竟得土地使用權后,海興開發區經發局指導企業辦理“標準地”規劃建設審批有關事項,與企業簽訂《“標準地”投資建設協議》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后,直接按標準辦理規劃設計、建設方案審批,有關審批單位可實行容缺預審制度。
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局、審批服務局、海興開發區經發局
完成時限:長期堅持
6.嚴格開竣工驗收和達產復核。項目開工后,海興開發區和住建局應加強事中指導服務和監督,與相關部門加強協調對接,督促企業按照《“標準地”投資建設協議》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及其他相關規定開工建設。用地企業應承擔并落實工程主體責任和質量、安全、進度管理,確保工程按照相關規定和既定計劃實施。不能按期開工的,應提前30日向自然資源局提出延期開工申請,但延期時間不能超過一年。造成土地閑置的,按《閑置土地處置辦法》相關規定進行處置。
項目竣工后,由投資企業向海興開發區經發局或縣住建局提出竣工驗收申請,海興開發區經發局或住建局組織發改、自然資源、工信商務等相關部門,根據各部門職責,對照簽訂出讓合同和《“標準地”投資建設協議》,對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容積率等相關指標進行竣工核驗并出具竣工驗收意見書。自然資源局負責對項目開竣工時間、項目用地范圍、規劃審批內容進行復核;工信商務局、海興開發區經發局負責對項目投資額進行復核;自然資源、住建部門負責對項目其他建設要求進行復核??⒐ず蓑灪细竦?,辦理不動產權證變更登記,并注明達產復核的期限;未通過竣工核驗的,由相關主管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約定責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半年。整改后仍不能達到投資建設協議約定的,竣工核驗不予通過,其違約責任按已簽訂的《“標準地”投資建設協議》有關規定執行。
項目投產正常運營后,企業應向海興開發區經發局或住建局提出達產復核書面申請,由海興開發區經發局或住建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能耗、環評、畝均稅收等指標進行達產復核,并出具達產復核意見書。未通過復核的,責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最長不超過一年。整改后仍不能達到投資建設協議約定的,達產復核不予通過,其違約責任按簽訂的“標準地”投資建設協議有關條款執行。
牽頭單位:海興開發區經發局、縣住建局
配合單位:發改局、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人社局、
中衛市生態環境局海原縣分局、稅務局
完成時限:長期堅持
7.監督管理。根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相關部門負責對企業投資工業項目“標準地”履約情況進行記錄和評價,海興開發區經發局應探索開發覆蓋項目建設、竣工驗收、達產復核等方面的監測核查平臺,打破部門壁壘實現數據共享,建立健全“標準地”項目全過程信用檔案,對企業投資工業項目“標準地”的履約情況進行征集、記錄、評價和應用,按照“畝產論英雄”對用地企業效益進行綜合評價排名。
責任單位:工信商務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海興開發區經發局
完成時限:長期堅持
8.聯合獎懲。建立“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聯合獎懲機制,根據項目開工、竣工核驗、達產復核情況按約定予以獎懲。對如期履約、畝均稅收高、示范效應好的企業,可在同等法定條件下給予政策支持或傾斜及獎勵性措施,享受差別化優惠政策。對未按投資協議實施項目建設運營的企業采取懲罰性措施,由相關部門依法依約予以處置,將企業履約行為信息記入信用檔案,并提請相關部門依照國家和自治區級部門規定納入公共征信系統。
牽頭單位:發改局、財政局、住建局、工信商務局、自然資源局、交通運輸局、應急管理局、人社局、審批服務局、文廣局、稅務局、中衛市生態環境局海原縣分局、地震局、海興開發區經發局、海城街道辦事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推進產業用地“標準地”順利進行,我縣成立產業用地“標準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于縣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縣自然資源局田小武同志兼任。
組??長:王銀軍????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楊寶銀 ???海興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成 ?員:楊衛國????縣發改局局長
????????羅發強 ???縣財政局局長
田小武 ???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羅成禮 ???縣交通運輸局局長
田應鵬 ???縣工信商務局局長
????????馬建榮 ???縣住建局局長
????????李金星 ???縣應急管理局局長
????????張成靜 ???縣人社局局長
????????張廣平 ???縣水務局局長
????????田建彪 ???縣地震局局長
????????李忠國 ???縣審批服務管理局局長
????????王建新 ???縣稅務局局長
????????楊文寶 ???縣氣象局局長
????????曹 ?瑾 ???海城街道辦事處主任
縣“標準地”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標準地”改革相關工作,重點研究協調“標準地”改革中的重大事宜,形成上下聯動、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縣發改局牽頭負責“標準地”區域評估及地塊“通水、通電、通路”等工作,縣工信商務局牽頭確定“標準地”相關指標工作,海興開發區經發局或住建局負責項目竣工驗收、達產復核、全程監管等工作;自然資源、工信、住建、生態環境等部門負責審查“標準地”準入標準。
(二)加大宣傳力度。各相關部門要廣泛宣傳“標準地”制度,正確引導社會預期。認真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典型做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